• 第02輯精彩摘要

 

 

「觀」的奧義

 

看過了〈古道心法〉之後,我想大家應該可以稍微寬心了吧!原來「只要練習」就可以了。

 

重點在觀不在想

 

首先請大家把以下這句話做個記號,以後可以再回頭多看幾遍:

 

「觀想光丹手是一種『法』,重點在『觀』,不在『想』,想不出來也無妨。」

 

所以請各位行者不要太在意想得清楚還是不清楚,簡單的講,想得清楚或不清楚都不會影響到這個進度的修行。倒是我們應該多花一點精神來了解「觀」的真實義,因為重點在「觀」不在「想」。

 

接著再麻煩各位把這句話也作個註記:

 

觀是一種概念,這個概念引導我們修練『觀想光丹手』這個法。」

 

再來就請各位慢慢的進入我們的主題裡來:「觀是一種概念。」

 

舉例來說好了,在上個月的教材裡我們說過:「用心曰觀 用眼曰見」,這句話的本身就是一種概念,它明確的標示出心跟眼睛的不同功能。我們只要知道:看得見這個世界的形形色色都是

眼睛的作用,還有一些眼睛看不到的世界就必須用心去體會,這就是所謂的觀。

 

所以說,觀就是:「用心意去體會那個眼睛看不到的世界。」既然是眼睛看不到,當然各位行者在修法的時候就看不到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學員在修完法之後會說:我覺得光丹手很亮,甚至亮到覺得很刺眼。沒錯!是「覺得」光丹手很亮,不是「看到」光丹手很亮)。

 

大家還記得吧?在修法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都是「兩眼輕閉」,兩個眼睛都是閉起來的,當然就看不到了,就因為我們不習慣那種不依靠眼睛去看而能感覺的狀態,所以就會說「我觀想不出來」。

 

如果能夠建立起「用心曰觀 用眼曰見」的概念,在行者心中建立起這個觀念:「用眼睛去看那看得見的事物,用心意去體會眼睛看不見的事物」的話,就沒有所謂想得出來或想不出來的問題了。

 

人類的六種感覺器官

 

講到「用心意去體會眼睛看不見的事物」,我想可能需要針對心意這個不具體、不具象的感官(感覺器官)稍微說明一下,才能去除少數行者心中的牽掛,因為一般人大多習慣於看得見、摸得到、掌握得住的感覺,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掌握的精神體的活動,我們就沒有概念了,也就無法理解了,這就是修行前跟修行後的一個很大的差異。

 

修行前往往只認知到那些能看得見、摸得到、掌握得住的事物,修行之後才能體會那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掌握的世界,然後恍然發現:「原來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掌握的人事物,也都是真真實實的存在於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面。」所以我想有必要花一些時間來跟各位談談「眼睛」跟「心意」的差別。

 

人類的覺知器官概分為六類,又稱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就是我們人類了解這個世界的六種覺知、感受的器官。眼睛掌管視覺,耳朵掌管聽覺,鼻子掌管嗅覺,舌頭管味覺,身體管觸覺,心意則掌管感覺跟概念。

 

前面的五種感官都很容易理解,第六個──心意掌管感覺跟概念,就有點抽象了。感覺跟概念當中,感覺還可以理解,至於概念就可能有點困難了吧?

 

舉例來說好了:當一個對讀書有興趣的學生眼睛看到老師時,他心裡會覺得很高興(感覺),因為有些課業上的問題剛好可以請問老師,老師會為他解答(這就是一種概念:老師可以幫助我解決課業上的問題);如果是一個對讀書不感興趣、考試沒考好的學生,當他的眼睛看到老師時,他可能會有壓力(感覺),甚至會想要逃避,因為他怕老師責罵他(這也是概念:老師會罵人),因為他考試沒考好(當然師生之間的情誼不會只有建立在考試成績,也不能以考試成績來衡量一個孩子,每個小孩各有天賦,只是為了方便說明,請各位行者取其義即可)。

 

這兩位學生用眼睛看到的都是同樣的老師,可是他們心意裡的感覺跟概念是不一樣的,對讀書有興趣的學生當他看到老師時,心裡所產生的概念是「老師可以幫助我」,因此他的感覺就是「高興」;而另一位考試沒考好的同學,他也是用他的眼睛看到了老師,可是他的概念是「老師會罵人」,所以他的感覺就是「壓力」。由此可見,用眼睛只是而已,它沒有概念、也沒有感覺;至於當我們看到周遭的一切人、事、物所產生的感覺,則取決於我們對這些人事物的概念,而影響感覺的這個概念是出自第六種感官──心意。

 

有一句俗話說:「英雄所見略同。」主要是英雄的概念略同,所見才會略同。我們行者的概念裡有光、有丹、有手,自然就會感覺到「光、丹、手」都有光。所以剛才說:「觀是一種概念,這個概念引導我們修練『觀想光丹手』這個法。」

 

建立正確的概念

 

現在我們可以進入主題了,要如何才能正確而有效的修「觀想光丹手」這個法呢?

 

我想有些學員已經知道答案了吧!當然是要正確的建立觀想光丹手的「概念」,問題是:什麼是觀想光丹手的正確「概念」呢?這就要牽涉到上個月教材裡,所談到的兩個主題中的一個:「人體有光」。

 

要修觀想光丹手的主要概念就是,所以我們必須建立人體有光的理念。因為人體有光,所以人的手當然也有光,光丹是光做的當然也有光,有了這個概念之後,依這個概念去想光丹手,去認定光丹手當然有光,這樣的認知就是一種正確的概念。

 

當行者具足了這個概念,開始修練觀想光丹手的時候,這個概念就會引導行者完成整個修練的過程,這跟想得出光或想不出光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光丹手的光丹、跟手的光都是一種認知,也就是認定、認同就可以了,有了這個概念就是了,有了概念之後心意感覺就會自然的生了出來,此時你就可能會說:「我會觀想了!我看得到光了!」

 

觀自在的菩薩

 

最後作個小小的補充,希望對大家在修觀的時候有所幫助,萬一看不懂的話也請自在,因為對一些初修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稍微深了一些。

 

有很多人應該都會背誦〈心經〉,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部〈心經〉在一開頭就講到「觀」:「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這幾句經文的大意如下:

 

「觀自在菩薩(或者是一位已經能觀自在的菩薩),當他能夠把內在的無上大智慧,深深地實行於生活中的時候,就像是依著這個大智慧為法船,把我們陷於苦海的無明的心,從苦海的此岸渡化到快樂的彼岸去,此時的智慧就能夠洞悉人類的五蘊作用最後終將回歸到空,這樣的心智狀態就能夠渡化一切痛苦跟災厄。」

 

整部〈心經〉主要就是要渡化受持者的心,從苦海的此岸到快樂的彼岸去,不但經文在一開頭這麼說,在最後要結束的時候還有一個心咒:「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這個心咒的意涵也是說:去吧!去吧!趕快到快樂的彼岸去吧!

 

從整部〈心經〉的大意來看,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達到佛法的最重要目標──離苦得樂,但是要達到離苦得樂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觀自在」,另一個則是要「行深般若」。今天要談的重點在觀自在菩薩的這個,所以就不談「行深般若」的部分。

 

在本文一開始就講過了:「觀是一種概念,這個概念引導我們修練『觀想光丹手』這個法。」如果我們把這個解說用來解釋「觀自在菩薩」的話,就可以這樣說:

 

如果想要貫徹〈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修行,要能照見五蘊皆空,度化一切的痛苦跟災厄的話,除了修之外,還要懂得去「行」深般若,而這樣一位發心修行的菩薩,他必須是「觀自在菩薩」,也就是說,他具備了「自在的概念」以及「自在的心意」。由此可見,一位發心修行的菩薩,如果想要得自在的話,也是要從著手。

 

各位行者!講到這裡如果仍然有些似懂非懂也沒關係,就把它交給天地吧!以後自然會懂的。相信我!不會錯的(除了耐心之外,也請佈施一些「信心」吧)!

 

 


 

 

「想」的奧妙

 

我們在第一堂課〈「觀」的奧義〉裡,已經把觀想的「觀」做了相當深入的解說,第二堂課我們要針對觀想的「想」也來作一個深入的探討。現在就一起來進入「想」的奧妙吧!

 

思想會影響身跟心

 

不知道各位行者有沒有留意到一種現象,就是當一個人害羞的時候臉會發紅,興奮的時候身體會發熱甚至冒汗,受到驚嚇時臉會變白甚至身體會發抖,歷史上還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就是歷史人物伍子胥在一夜之間急白了頭髮(編者註:伍子胥是吳王夫差的相國公,力勸吳王一定要一舉殲滅越王勾踐,吳王不聽他的勸告,後來才有臥薪嘗膽、勾踐復國的結果。其實伍子胥本是楚國人,為了逃避楚平王的追殺,當時情急之下,一夜之間竟然頭髮全部都變白了,就是有名的「伍子胥過昭關」),這些看起來很自然的現象,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人的思想會影響身體,也就是說,人的精神狀態會影響身體的狀態。

 

我們都知道這些現象都不是刻意的,更不是只發生在特定的人身上,這些現象都是在很自然的狀況之下,普遍的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它就像天氣熱的時候身體自然就會排汗,以降低身體的溫度一樣,是人類這個生命體的一種自然的本能,然而從這種生命的自然本能所產生的現象當中,我們獲得一個結論,就是人的思想可以改變身體。

 

細心一點的行者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剛才所說的都是思想對身體的影響,那我們的思想是不是也會影響我們的心靈呢?有關影響心靈的部分可否稍微解說一下呢?

 

這不難!當一個人想到快樂的事情,心情就會愉悅,無論這個快樂是過去的事情還是即將到來的,只要想到令我們快樂的人、事、物時,那個當下人的心情就會跟著進入快樂的情境,產生愉悅的感覺;相反的,一想到悲傷的事情,我們心情則是當下就沉了下去,也跟著進入悲傷的情境,也會生出悲傷的情緒;還有當我們進入寺廟或教堂,甚至還沒付諸行動,只是想到要去寺廟或教堂,我們的心就會升起一股祥和、寧靜的氣氛,那個當下我們的心靈是不是就變得很安詳也很安心?一些牽掛、煩惱自然就煙消雲散了,等到上完香或祈禱完成之後,就很自然的帶著一顆愉悅的心走出寺廟或教堂。這不就是心靈的提升嗎?由此可見,思想也可以影響心靈。

 

我們現在大概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了:人的思想不但可以改變身體,也可以影響心靈

「觀」為體 「想」為用

 

既然思想對我們身跟心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為什麼在〈「觀」的奧義〉裡又說到:「觀想光丹手是一種『法』,重點在『觀』,不在『想』,想不出來也無妨?」

 

這就是為甚麼我把〈「觀」的奧義〉這篇教材編列為屬於第一堂課的法理篇,而把這篇〈「想」的奧妙〉編寫在第二堂課修法篇的原因,因為法理就像是電腦的驅動軟體,修法則像是驅動軟體所對應的應用程式一樣,驅動軟體屬於「體」,應用程式屬於「用」。

 

各位且聽我慢慢道來吧!在佛經裡常會提到「體」跟「用」,也就是修佛者常常掛在嘴邊講的「本體」跟「妙用」,我們可以把觀當作,把想當作,這樣子的話就比較容易解說了。有一句話說:「思想為行動之母」,如果思想是行動之母,那觀念就是思想之父了,以這兩句話來解說的話:思想就是行為的行為則是思想的觀念是思想的思想是觀念的

 

以孝順父母來作比喻好了,一個人要先有孝順的心(思想)才會產生孝順的行為,A級的孝心(體)就作出A級的孝行(用)。孝心為什麼會有不同等級呢?其實孝順父母的心人人都有,甚至我個人認為,孝順父母及感恩圖報這兩件事都是屬於人類的本能,既然是人皆有之的本能又為什麼還有人不懂得孝順或感恩呢?主要原因在於觀念,正確的觀念就會產生出正確的孝心(思想),正確的孝心就會產生正確的孝行(行為)。

 

讓我們回顧一下,在〈「觀」的奧義〉裡,我們以學生見到老師作比喻,對讀書有興趣的學生對於老師的觀念()是正面的,所以當他見到老師的時候,他的思想()當然也是正面的──老師可以解答我課業上的疑惑。另一位不喜歡讀書的同學剛好相反,他對老師的觀念()是負面的,所以當他見到老師的時候,思想()當然也是負面的──老師會責備我成績不好。最後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前者自然覺得:「老師很好。」於是很喜歡親近老師;後者就會覺得:「老師很凶。」看到老師就想逃。

 

從以上的各種解說,各位應該可以明白為什麼我會說:「重點在『觀』,不在『想』。」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不重要,主要是要表達一個理念,就是:建立正確的「觀」之後,自然就能正確的「想」,這兩者合起來就稱為「觀想」。

 

講到這裡各位應該心裡有個譜了吧!沒錯!觀是體,想是用,體用一如就是最完美的觀想

 

心是修行的法器

 

好!解釋完觀跟想的關係之後,我們應該再回來談談正題了吧!

 

人類的思想真是奧妙無窮,對於身心的影響力超乎我們的想像之外,我們的思維不但可以改變我們的色身,也可以提升我們的心靈。

 

自古以來,修行的法門可以說是法門無量,既多又雜,但是所有的修行幾乎都離不開身跟心,以「心」為修行的法器(工具),運用我們的心去修練各種不同的法理來提升身心狀態。就以原古之道的法理來說好了,我們的老祖先早在上古時代就已經知道:

 

人類的身跟心都是一種活動,而這些身心的活動都是天地間大自然活動的一部分,也是天地活動的延伸;只要我們的身心一直在天地的活動裡,就會得到天地對我們生命的造化與教化,以及生活的安排與照顧(亦即「造化我身無病痛,豐富我心無煩惱,圓滿人生無遺憾」)。只可惜人類的無明習性牽引我們的身心遠離了大自然的懷抱,才會產生種種的苦惱跟災厄(編者註:對於人類身心與大自然的關係有興趣的學員,請參閱〈附錄一〉)。

 

所以原古之道的修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所有的有緣人透過古道之法的修練(如我們現在正在修練〈峨嵋一法〉),讓我們的身心再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裡,接受天地的造化與照顧,讓我們的生命回歸到本來的狀態(圓融精神物質而無礙),讓我們的生活能夠福慧圓滿(圓滿前世今生而無憾)。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人類的思想有這麼不可思議的力量之後,再回頭來看看我們所知道的修行方法,幾乎沒有一個例外,也都是善用了人類的這個「思想的奧妙」,以思想那不可思議的力量,來達到修行的目的。

 

以佛教八大宗之一的禪宗與密宗為例,禪宗的修行是最自在、無拘無束的法門,但是禪的本質,也是建立在思維,「禪」這個字,印度語稱為禪那,禪那的意思就是「思維修」,也就是從思想著手。而密宗呢?他們最主要的三大修行主軸:觀想、手印、咒語,當中的觀想也是應用了人類思想的奧妙來完成修行的最終目的。

 

回函授班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