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3輯精彩摘要

 

 

悟性與知識

 

各位行者大家好!

 

各位參加函授班已經兩個月了,我想或多或少有些收穫吧?當然也難免會有些疑惑,特別是這兩輯的教材一定有些內容看起來似懂非懂,讓人心裡有些不安,想發問又不知從何問起,是不是這樣呢?

 

老和尚的慈悲

 

我記得在峨嵋山遇到老和尚的時候,幾乎都是老和尚一個人在說話,每當我有聽不清楚或不能理解的時候,都會用眼神或手勢向老和尚示意:我想發問?可是老和尚幾乎是「視若無睹」,根本不給我機會發問。當時心中有點納悶:「這位老和尚的我執怎麼這麼重?」

 

特別是當時我的修行因為迷於神通已經進入了一種「傲慢」的境界,對於老和尚這種「一言堂」的態度,幾乎可說是已經達到了「無法接受」的地步了,還記得在最後我已經忍無可忍,準備要「發飆」的時候,老和尚忽然用那炯炯有神的雙眼看著我,然後說:

 

「任何疑惑都應向心中尋求解答!」(已經記不得當時的原文,但大意是如此)我記得在當時,甚至過了很多年之後我還對此事耿耿於懷,心裡常想:「為什麼不能發問呢?」

 

古人不是說過了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為師者有義務要為弟子解惑呀!後來也記不得是峨嵋山回來之後的第幾年,有一天忽然靈光一閃:「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好慈悲的老和尚!」然後我就效法古代修道人的精神,以最虔誠恭敬的心,對著師父(老和尚)的方向(峨嵋山)行五體投地式大禮拜,雖然嘴裡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說,但感恩的淚水已經從眼睛流過臉頰滴到了地板上,心裡無限的感恩……

 

感恩什麼呢?如果當時老和尚讓我有機會發問、也為我解惑,那就沒有現在的我了。

 

因為如果我從老和尚的回答當中得到了我想知道的答案之後,我的「心門」在那個當下也會跟著關閉了,對於老和尚跟我所說的一切法理,在那個當下也就「結業」了,也就是「畢業」了!然後我又恢復原來的我,只是多了一些可以跟別人開示的「知識」而已,或者只是讓自己感覺又多學到了一些以前所不知道的法理而已;對於修行真正最核心的部分其實還是完全原封不動,沒有任何的提升,更不可能在遇見老和尚的三、四年後「忽然感覺到」:

 

(一)原來我在峨嵋山所遇到的老和尚,是一位高深莫測的高人。
(二)原古之道是一個稀有難得、可遇不可求的微妙大法(編者註:摘錄自函授教材第二輯第8頁)。

 

一點悟 整體悟

 

什麼是修行最核心的部分呢?──就是「悟性」!修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悟性的啟發。

 

像佛法所說的「轉識成智」就是一種悟,這裡「智」指的是悟性,也就是說,修行的重點在「智(悟性)」不在「識(知識、常識、學識、意識)」,只要能悟,即使知識不夠(不懂)也無妨。我們都知道,禪宗的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他是一個住在山上的樵夫,不像都市人那麼有知識、常識,更談不上學識,他沒有讀過書但是卻能「一悟即到佛地」,可見修行這件事不在於「學習」了多久、「知道」了多少,而是要能「悟」,只要「一點」悟,就能整體悟,「一法」通,就能萬法通。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一個習慣性的思維必須超越,那就是:「有疑就問」、「不懂就問」,這種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的想法未必能幫助我們,也不能真正的解決我們心中的疑惑。一個人心中如果有了疑惑時,就像是肚子餓的時候很想找食物來吃一樣,如果每次飢餓的時候就有人拿魚給我們吃,我們就永遠不會釣魚了──「我還是原來的我」,不會釣魚的人還是不會釣魚,有一天當別人不再給我們魚吃的時候,我們就「苦」了!

 

僧人教學法

 

講個題外話讓大家放鬆一下好了!在日本有一種稱為「寺子屋」式的教學法,它最主要的精神所在就是讓學生「學會釣魚」,不是拿魚給學生吃,這種教學法被稱為具備「僧人的智慧」。

 

三、四百年前的日本跟中國一樣,教育並不普及,當時有機會受教育、識字的人不多,所以看得懂佛經的人當然就很少了,倒過來說,有能力研讀經典的僧人就必定是受過教育的人,這些僧人可以說是當時知識水平較高的知識分子,他們出家為僧之後接受了大眾的供養,在感恩圖報之餘也幫忙附近的住戶教導他們的子女、指導他們讀書,來報答眾生恩。

 

這些僧人的教學方法有一個特色,就是當學童有疑惑的時候,他們不直接為其解惑,而是告訴他如何去尋找解答,久而久之,這些學童就養成一個好習慣:有疑惑必須自己去找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因為成效良好,獲得認同之後就被推廣開來。到了近代的日本,補習風氣盛行,一些腦筋動得快的商人就引用了這種古代道人的教育方法來教導孩童,聽說曾經風靡一時。

 

講到這裡,各位學員應該已經清楚了吧!我為什麼會說:「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好慈悲的老和尚!」

 

在這裡我想先做個結論:修行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悟性」的啟發,不是知識的吸取,對於教材的內容只要「一點悟就能整體悟,一法通就能萬法通」,所以各位在這個修行的過程中,對教材裡所提到的法理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不用太在意,因為這些「覺得不懂」的感覺完全無礙於我們的悟性;如果太在意這些不懂的部分,那個牽掛的心反而會障礙悟性的開啟,關於這點請各位行者只要安心的「依法實修」即可(特別聲明:本文所談的法理僅適用於原古行者及函授班學員,不適用於其他法門的修行或無師指導的自修者)。(助教說明:老師常告訴我們,你在A法門學的法,就用A這個法門的要領去學;在B法門學,你就要依照B這個法門的要領來練習。兩者不要混淆,這樣效果才會好。)

 

直向塔下修

 

我們再回頭來談當年的那個「靈光一閃」,我還依稀記得當靈光一現的那一剎那,我忽然想起一句偈語: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 直向靈山塔下修」

 

其實人的「心頭」何止有靈山、有佛,更具備了一切智,這個智不只是能解開我們修行過程中的所有疑惑,更能夠圓滿的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難題。自從那一次靈光一閃之後,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莫外求 向內尋 直向塔下修

 

這四句偈當中,最震撼我心的是第四句:直向塔下修。我記得當時與其說是想起這四句偈,不如說是這四句偈進入我的腦海,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呈現在我腦海的虛空之中,我是先注意到第四句之後才想起完整的偈語,所以直到現在每次當我想起這則偈語的時候,都是先想到第四句,然後才想得出完整的內容。

 

從那次的經驗之後,直向塔下修這句話就像是指北針一樣,引領著我心中的法船航向光明的大海,我誠摯的希望透過這個體驗的分享,每位行者也能夠讓「直向塔下修」這句話,成為大家「心靈的領航員」。

 

 


 

 

求道與求知

 

來!我們來回顧一下本堂課第一篇〈悟性與知識〉裡的一段話:

 

如果當時老和尚讓我有機會發問、也為我解惑,那就沒有現在的我了。

 

因為如果我從老和尚的回答當中得到了我想知道的答案之後,我的「心門」在那個當下也會跟著關閉了,對於老和尚跟我所說的一切法理,在那個當下也就「結業」了,也就是「畢業」了!然後我又恢復原來的我,只是多了一些可以跟別人開示的「知識」而已,或者只是讓自己感覺又多學到了一些以前所不知道的法理而已;對於修行真正最核心的部分其實還是完全原封不動,沒有任何的提升。

 

我想各位已經知道我們這堂課的用意了吧?

 

對!我不希望每個月當大家看完教材之後就結業了嘛!然後又恢復原來的我,只是多了一些知識而已,而讓修行最核心的部分完全原封不動。我想您也不希望這樣吧?

 

求道不求知 修心不修識

 

好!那就請拿出像白紙般空白的心,來進入主題吧!

 

首先請各位把以下這句話做個記號,以後可以再回頭來細細體會它更深層的內涵:「求道不求知 修心不修識」。

 

這句話跟〈原古祖訓〉及〈原古讚〉一樣,是在峨嵋山回來大約三、四年後才整理出來的,當年老和尚並不是直接跟我說出這兩句話,而是我回想老和尚對我的開示所寫下的,當時為了方便記憶,把它濃縮成這十個字。

 

為了與跟老和尚有緣的各位行者分享,我就把我當年整理後的原文,也是最接近老和尚所開示的原始大意,呈現給各位行者做參考──

 

(一)師父(在我的心裡是這樣稱呼老和尚)就像古代的道人一樣,常常在徒弟最需要的關鍵時刻,以完全不著痕跡的方式說出了「關鍵性的法理」,幫助徒弟安然度過修行的關卡。真是何其有幸,能遇明師,此時的心情除了感恩還是感恩,遺憾的是悟性太差(笨!)無法當面向師父謝恩(悔!)

 

檔名:「求道不求知,修心不修識。」為了方便記憶,先如此定名
要點:修行不是求知是求道,知識可以傳授,道卻無法言傳,也難以用文字表達;修行要修出蘊藏在自心中的悟性,不是修意識中的知識

 

(二)我想這個開示不只是師父協助徒弟的關鍵性開示,應該也是「來自大自然的身心如意法門」(當年我把老和尚所傳給我的法門如此定名)的主要特色之一

 

以上是當年所整理出來的第一手資料,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各位行者能更貼近我們的師父──老和尚。

 

我覺得關於「要點」的內容太過簡要,可能需要稍作解說,我們先來看第一句「修行不是求知是求道」。修行這件事很容易流於慣性,因為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常常需要做各種的「學習」,例如:到學校受教育、學電腦、學開車、學繪畫、學外語、學書法等等。

 

人的一生幾乎都是在學習中度過,所以每一個人都有很豐富的學習經驗,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性」,心中對於學習這件事,可以說是「早有定見」,幾乎過去的所有學習都是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以在學校讀書為例,學校會指定一些教科書要學生去學習,然後要考試、測驗,看看學生有沒有吸收了教科書裡的內容,這些學習都是屬於知識的教授。

 

修行不是學習

 

所以當我們決定要修行的時候,很自然的會認為修行也是跟過去的各種學習一樣,也是一種知識的傳授,因此就會以心中的定見或習慣性的思維,來「學習」修行。我們不是常有機會聽到這樣的話嗎?「他是一個學佛的人」,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他是一個「修」佛的人,不過因為習慣性的想法,我們腦海中馬上聯想到的是「學」佛。

 

而老和尚所說的修行不是屬於學習,因為它不是知識的傳授。知識的傳授比較具體,也比較容易理解,如果修行能夠像知識的傳授那樣的話,倒也是好事一樁,不管師父或徒弟大家都輕鬆,因為書籍總有讀完的時候,學習也有畢業的一天,可惜的是,修行卻是活到老,修到老,永遠沒有畢業典禮;更重要的是,修行不是求學也不是求知識,而是求「道」。道又是什麼呢?一講到「道」就麻煩了!

 

只要是中國人,都認識一位「太上老君」,而發現「老君」,提出老君這個稱呼的人,就是老子李耳,所以後人也就稱他為「太上李老君」,中國道家門派雖多,但是大多數人仍然公認太上老君為道家之鼻祖。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在〈常清靜經〉裡也提到:「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這些經句都是在告訴我們,「道」是超越想像、無法理解,不是一般的知識、常識或學識。

 

所以老和尚當年就是要我認清一個真相──修行不是求知是求道,然後他又提綱挈領的說:

 

知識可以傳授,道卻無法言傳,也難以用文字表達。」換句話說,語言、文字可以傳播知識、傳授學識,但無法傳道。

 

我們在第一輯的教材裡也曾經提過這件事:「記得當年在峨嵋山,老和尚也是一再的叮嚀我:要領悟所有文字、語言的內涵,去洞悉語言、文字背後的奧義。」(編者註:第一輯第19頁)最後老和尚做了一個結論:「修行要修出蘊藏在自心中的悟性,不是修意識中的知識。」人的悟性是從自己的心性之中提煉出來的,不是從文字、語言當中學習來的。

 

最後要跟各位行者特別說明一件事,「修心不修識」這句話有多重的意涵,以上所談到的只是為了呼應上一句「求道不求知」所做的解說,當年在峨嵋山的時候,老和尚有更精闢的開示,但是因為不在我們這個月要談的範圍之內,所以我就不另外再為大家解說。不過既然談到了就是有緣嘛!我想就把有關「修心不修識」這句話的重點之一──「識」的相關解說,摘要於〈附錄一〉,請各位自行參考。

 

回函授班簡介